2010.07.04
38度的天空
獨走
在炙熱的艷陽下
承認
瘋了
走路可以讓人思考事情
或許..........是好事
也或許......不是好事
想的越多.........鑽的越深
一棟棟佇立高樓大廈的精華地段
繁華的步行中........陌生的空氣疾駛.....冷漠的人們...
多少人錯過忽略隱藏在其中的老舊歷史
一段美麗與哀愁的光陰故事
四四南村
這裡
有種特別的情緒.........有種衝突的矛盾.......有種奇怪的氛圍
衝突之後又回到了單純
四四南村
美麗了這屬於台北市第一個眷村的記億
當初
沒有人想過
一待
就待了一輩子
在深夜裡默默想起的思鄉情緒
只是靜靜的迴盪著
今天
讓我們從高樓大廈的夾縫中
遇見
四四南村
位於台北信義區的公民會館,原為台北市的第一個眷村--四四南村
民國37年,因大陸共產黨亂,便將兵工廠遷移至台北日據時代的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之地
四四眷村包含了四四南村、四四東村、與四四西村。
其建蓋目的為了跟著兵工廠一起來台的眷屬,可說是四四兵工廠的員工宿舍。
相較於將校級住的西村、一般軍人住的東村,屬於平民技工的南村,最具「難民」社區特色。
因為都市更新計畫....眷村人員皆已被撤離
但是建築物被保留了下來
老舊的木椅........為這充滿歷史痕跡的地方
寫下了開端
走入時光隧道
充滿現代感的盆栽對映著斑駁的水泥牆
一邊是現代繁華
另一頭是血淚的歷史痕跡
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
盤根錯節的樹根和老舊的眷村緊密相連在一起
如同這荒廢的眷村般
繁華與凋零共存
紅綠鮮明的老舊門窗
貼上泛白剝落的門聯
相弄間...一戶接著一戶
緊緊的依靠著.......緊緊的連繫著
時間無情的滴答滴答過去
人呢?
始終期待著有一天可以返回家鄉和親人重逢
嫻是個在眷村長大的小孩
算起來是第三代了吧.....大伯還是在上海生的......爸爸排行老二......爺爺奶奶已經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灣
而外公外婆呢
也是跟隨國民政府來台灣
小時候的記億....就是在這種眷村渡過的
長方形的格局....進了一個人高的門...右邊是小小的廚房....
緊接著打開紗門.....小小的客廳.....右手邊小小的廁所.......接著穿過客廳一個小房間....小房間有著一個後門
每當吃飽飯後踏出門
遇到的每個長輩都要一一的行禮.....
辜奶奶.....王奶奶....叫不出名字的都統稱爺爺奶奶
而長輩們的反應也都是非常一致....." 吃飽沒阿....好乖好乖 "
小公園是屬於村子裡的小據點
小孩們繞著大樹跑跑跳跳.....大孩子們則開始躲貓貓遊戲...穿梭在自家的後門
永遠也不會記得門牌號碼.......但是一定知道哪家住了誰........哪家有很兇的狗....哪家的爺爺會拿著枴仗打調皮的小孩
亦或是...想像中的鬼屋...
元宵節永遠有大哥哥們帶領著小鬼頭.......去探險鬼屋........拿著逼逼槍......火把.......自以為勇敢
如今
隨著眷村改建.....老房子被拆掉了.....大樹被連根拔起
只剩下泛黃的舊相片留下些許的記憶
四四南村的留下......是幸運的
古老的燈泡
每當夜晚時分....只剩街上的燈還亮著
因此........每個燈的下面.....一張張的矮凳擺著..聊天泡茶閒話家常
過多的人為改建...以讓村落漸漸的失去原貌
但在不起眼的角落.....仔細看...
還是能找到斑駁的歷史痕跡
陳慶祥先生在「四四南村生活記憶」順口溜中說:
上班下班鐘聲響-----開飯上學齊步走摸魚抓蝦趕快回
農時來水夜回電-----刷牙洗臉做羹湯外帶一個大水缸
煤炭場內發眷糧-----柴米油鹽醬醋茶只問大口或小口
水龍頭下過生活-----洗衣聊天兼洗澡另外昨夜有端鍋
街頭巷尾龍門聲-----五百戶內隨便問只有門牌不知道
電影杆下板凳情-----一陣驚呼拿板凳張揚尤敏都可愛
大禮堂內康樂隊-----看看誰家有門票就當兒子亦無妨
大禮堂內話劇隊-----南門西門兩頭跑就算磕倒也要跑
找父母親要零用-----拖著車子要一毛等到糖彈滿口袋
會唸書的不輸人-----路燈底下開夜車市女台大美國跑
會打架的不輸陣-----西門町內兄弟情四海雪虎華清幫
這是把眷村生活集大成.....有經歷過眷村生活的人應該都會會心一笑吧
因為
眷村生活.......就是這個樣
這裡
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看高聳入天的101大樓
現代與歷史共存
窗上透明的玻璃
訴說另一個嶄新時代的開始
最喜歡這張照片成線出來的感覺
黑暗中總有一絲光芒的存在
沒有光哪有黑的存在........兩者是不可能分離的
生命在每天做習持續延續中
也許沒有結局的故事
正好留下一個懷念的缺口
信義公民會館
台北市松勤街50號
02-27237937
週二-週日 9:00-16:00
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
免費參觀